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福建省工商局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

福建省工商局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4-05-06 08:21:03  来源:福建省工商局  浏览次数:776
核心提示:当前正值食品监管机构改革过渡时期,全省各级工商部门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继续严格履行好体制调整过渡期间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有效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
发布单位
福建省工商局
福建省工商局
发布文号 暂无
发布日期 2013-11-11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备注  http://www.fjaic.gov.cn/fjsgsj/zfxxgk/gkml/201311/t20131121_113601.htm
  当前正值食品监管机构改革过渡时期,全省各级工商部门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继续严格履行好体制调整过渡期间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有效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三明市工商局从防范食品安全监管风险入手,加强工作调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督促整改落实,切实抓好过渡时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邵武市工商局以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试点乡镇社区为抓手,推进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做到思想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力度不减。罗源县工商局积极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工作,从案源角度入手构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案件线索奖励机制,不断拓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渠道,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现将他们的做法予以通报,供各地学习借鉴。
 
  三明市工商局摆问题、抓整改、促提升抓好过渡时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三明市工商局针对部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思想麻痹松懈、食品安全监管风险有所上升的迹象,防患于未然,对部分县局及工商所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风险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并于10月22日组织召开了全市工商系统食品安全监管“摆问题、抓整改、促提升”专题会议,各县(市、区)分管局长和食品股(科)长参加了会议。通过这些主题突出、形式新颖、扎实有效的专题活动,有效防范了监管风险,为确保全面高效地完成年度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思想上警醒干部,做到常抓不懈。在专题会议上,着力从三个方面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一是通报了今年全省工商系统发生的食品监管失职渎职案件,进一步警醒干部要敬畏工作、认清形势,坚决杜绝“等待观望、消极怠工”等现象发生,严格履行好体制调整过渡期间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确保平稳过渡。二是通报了市局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风险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醒干部要全面履职、认真履职,自觉主动地消除各种监管风险点。三是传达了省局和市食安委领导加强监管的有关讲话精神,进一步点醒干部要与各级领导保持一致,讲政治,顾大局,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确保群众消费安全。
 
  二、工作上消除隐患,做到真摆真改。活动采取“会前梳理、会中分析、会后整改”三步走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各地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一是抓隐患排查。以会议为推手,会前专门对宁化、清流、明溪县局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下文督促各县(市、区)工商局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共梳理52个问题,涵盖日常巡查、监管执法、抽检快检、示范点建设、档案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干部思想等各个方面。二是抓问题分析。此次会议,各地只讲存在问题和拟整改的措施,不讲成绩,其他参会人员则针对各地查摆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切实把专题会开成了务实高效的交流会、讨论会和分析会。三是抓整改落实。限期要求各地在11月1日前将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上报市局,在12月20日前将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上报市局,无法整改的要说明原因,防止“就会议落实会议,就文件落实文件”现象发生。同时,适时对各地落实情况行督查和通报,确保各地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在较短时间有较大的提升。
 
  三、绩效上强化落实,做到实干实效。专题会议通报了各地食品安全监管的进展情况,并对下阶段工作做了部署,进一步强化了各地的效能意识和实干意识。一是通报了各县(市、区)9项硬指标的排名情况,主要有前三季度各地案件情况(3项)、食品流通许可质量评析情况、巡查指标完成情况、省级示范点票证备案情况、市级示范点票证备案情况、抽检和快检情况、宣传报道情况等,让各地对自己工作所处的位置有个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做到自加压力和动力,迎头赶上。二是部署了绩效评估工作和近期重点工作,督促各地发扬步步深入的钉子精神,按时按序完成省市局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并提前谋划好明年的工作思路,确保工作不断档。
 
  邵武市工商局助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社区”
 
  2013年,邵武市工商局认真落实省局关于机构改革到位前认真履职、毫不懈怠地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要求,以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试点乡镇社区为抓手,继续推进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做到了思想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力度不减。目前,该市已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社区6个,初步形成“政府负总责、部门齐参与、行业抓自律、安全有保障”的新局面,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主动协调赢共识。一是主动汇报取得支持。新年伊始,邵武市政府听取了市工商局关于“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专题汇报,肯定和支持该局“先试点、后推广、再巩固”的创建思路,明确在下沙镇、拿口镇、桂林乡、南社区、华光社区、飞机坪社区六个乡镇、社区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社区)活动。桂林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把试点工作纳入乡镇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二是协调试点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于3月底前印发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社区(乡镇)活动实施方案》。形成了政府负总责、部门齐参与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组建了以个私协分会会员为主干,各食品经营行业为成员的食品行业安全自律小组;明确了流通环节食品销售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强食品安全统一管理,强化业主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100%的创建目标。
 
  二、广泛宣传夯基础。一是通过电视传媒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增强群众消费信心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结合“3.15”纪念日、食品安全宣传月等活动开展,不断扩大食品安全宣传的社会效应。三是在重点路段和区域设立主题鲜明、醒目的食品安全宣传标语,开辟食品安全宣传专栏,定期刊出食品安全常识,营造创建氛围。四是通过召开种植、养殖及生产加工经营餐饮企业负责人会议,按行业进行宣传发动。五是结合消费维权流动服务,在示范社区内组织宣传,发放传单2000多份,现场解答群众问题600多个。六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对食品安全协管员、食品安全信息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食品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食品安全知识的宣贯培训,提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宣传资料入户率100%,群众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不断提高。
 
  三、加强监管保安全。一是与推行市场巡查留痕制度相结合。强化巡查人员的履职责任和风险意识,对重点食品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进行整治,在示范区内组织开展18项次食品安全监管专项整治活动。目前,已行政指导食品经营者1702户(次),促其规范经营行为1151户(次)。二是与“查无”网格化监管相结合。示范乡镇社区的工商所段(片)长要确保辖区网格内的462户经营主体基本情况、巡查记录等静、动态监管档案录入巡查监管系统,切实做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数据库追溯应用系统的数据录入、更新等工作,并利用该信息系统实现对辖区食品经营的“线性”监管。三是与“夜市经济”专项整治相结合。联合公安、质监等部门开展“分时、分段、分类”错时巡查夜市,受理消费者投诉410件,及时查处涉及食品安全的消费侵权、无照经营等各类案件252起,罚没12.45万元。
 
  四、围绕长效抓保障。一是抓细化分解。根据要求细化具体创建《方案》,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创建工作不力的将实行问责。二是抓监督检查。将各工商所示范创建工作列入各工商所每季度督查工作考评内容,实行工作进展情况一月一督查、一季一点评,今年已对各示范乡(镇)社区扎实有效地开展指导、督察工作20余场次。三是抓制度建设。积极协助示范乡镇社区建立例会制度、督查巡查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了创建工作的规范和有序。
 
  罗源县工商局构筑奖励机制拓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渠道
 
  罗源县工商局根据《福建省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工作,并将有奖举报进行延伸,从案源角度入手构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案件线索奖励机制,拓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渠道。
 
  一、梳理案源,分类激励。罗源县工商局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案件线索来源分为“投诉举报线索、监督检查线索、移送交办线索、其他类型线索”四类,对社会公众参与的“投诉举报线索”代拟了《罗源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实施细则》,由罗源县食安办于2013年4月11日颁布,并拨付6万元专项经费予以保障,该细则具体事务由工商部门负责实施;对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可以参与的非投诉举报线索(监督检查线索、移送交办线索、其他类型线索),制定了《罗源县工商局食品安全案件线索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罗工商〔2013〕42号),以虚拟货币积分为奖励,作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评先评优的依据。
 
  二、互补互助,同步进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案件线索奖励机制,统一了四类案件线索的办理流程(附后),明确了奖励范围、奖励对象、奖励标准、提供渠道、线索处理、奖励发放、资金保障、评先评优、纪律监督九个方面内容,互补互助,同步进行。
 
  1.群策群力:有奖举报细则根据“外松内紧”的原则,规定除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外,任何个人都可参与;案件线索奖励细则把不属于有奖举报对象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纳入非投诉举报线索的奖励对象,有效激励了各类群体参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达到了案件线索利用的最大化,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廉洁自律行为发生的可能。
 
  2.奖励标准:统一施行“三档两特例”的奖金计算标准,明确有奖举报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0万元,最低不少于人民币500元。非投诉举报类案件线索施行虚拟货币奖励,虚拟货币积分作为评选罗源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先进个人的唯一指标,以及绩效考评、评先评优的参考依据。
 
  3.畅通渠道:提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案件线索可通过下列渠道:一是工商机关公布的食品安全热线电话;二是工商机关官方微博(私信);三是工商机关公布的官方邮箱;四是12315、12345网站;五是书信材料;六是到工商机关现场登记。
 
  4.统一处理:所有案件线索均实行首接负责制,在登记受理后,移交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统一组织查处。同时,奖励审批按一案一卷或一案一档的原则,与案件查办同步审批,审批手续共分为6个步骤:奖励建议、奖励核审、案审会研究、领导审批、发出通知、奖金领取,其中非投诉举报类案件线索只执行奖励建议、奖励核审、领导审批、发出通知4个步骤,完成审批手续后,统一由本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奖励兑现给案件线索提供人。
 
  5.纪律监督:明确职责,严格保密,廉洁自律,接受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通过区分实名登记与匿名登记,对匿名登记采用微博私信、设定6位数领奖密码等技术处理,提高保密手段,同时严肃“举报人”保密纪律,对泄密人员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三、先行先试,成效初显。为确保细则有效实施,罗源局制作了受理流程图与说明,并举行了培训,就流程、首接责任、保密、时限、纪律进行了重点讲解,形成了一支以食品科为主的实施队伍。“两细则”从4月中旬实施以来,共计接到投诉举报线索29条(其中21条符合要求)、监督检查线索22条、移送交办线索1条、其他类型线索2条,符合要求的案件线索均已立案调查,共计立案查处45起。目前,有奖举报共发放奖金10500元;积分奖励共累计虚拟货币3万多元,涉及3个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最高分者达6千多元积分。
 
  四、提升完善,搭建平台。罗源县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案件线索奖励机制还处于试行阶段,下一步,罗源县局还将积极收集办案部门、社会公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等的意见与建议,完善案件线索奖励机制,加强奖励机制的监督检查建设。同时积极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案件线索奖励机制搭建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软件应用平台。
 
  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
 
  2013年11月11日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1376)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39902) 法规动态 (210)
法规解读 (2635) 其他法规 (506)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169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65 M
 
Baidu
map